最近《慶余年2》火熱收官,大家都追劇了嗎?
劇情高潮迭起、懸念不斷,被劇情吸引的同時,小博也留意到許多似曾相識的元素:文卷、文卷編號、文書處、值守文書、刑部案卷……這不正是與檔案及檔案工作相關的內容嗎?
在回味劇情之際,不妨與小博一同來次頭腦風暴:如果《慶余年》中應用了檔案管理系統,會發展出什么劇情?
場景一:賴御史查閱鑒查院卷宗
第二季有個名場面:為查貪腐,都察院御史賴名成在范閑的幫助下,到鑒查院翻查卷宗;他在朝堂之上忠言納諫,卻被慶帝“賞賜”廷杖,在雨中被杖斃,場面壯烈震撼。
賴御史身死,與他到鑒查院查閱卷宗有很大關系。鑒查院是直屬皇帝的特務機構,權力在六部之上,具有查閱審批權的人是誰?自然是慶帝。
賴御史通過范閑的途徑去查閱,好比未經正式審批、直接通過對應分類的管理員獲取查閱了檔案,從流程上來說,是未經授權的不合規行為。
如果應用了檔案管理系統…
(1)鑒查院卷宗可作為一個獨立分類,要查閱該分類內容,需具備相應權限;賴御史無對應權限,需通過流程申請,經慶帝審批通過方可查閱。
(2)范閑作為鑒查院提司,具有鑒查院卷宗的閱讀權,但不具審批權,可負責檔案借閱業務的承辦;由于鑒查院特殊性,慶帝作為業務主管,直接對該分類負責審批;權限定義清晰后,審批管控更精準,亦能避免像賴御史事件的越權行為。
(3)作為直屬皇帝的特殊機構,鑒查院中存有大量情報與分析卷宗,通過密級功能,可根據機密程度為卷宗設定密級,即便如太子、長公主等皇家人員,亦需有對應權限才能查閱。
場景二:范閑查騰梓荊文卷
第一季中,范閑為幫騰梓荊尋找家人下落,進入鑒查院調取“丁字五三四號”文卷;鑒查院人員查驗腰牌后,帶去找文書王啟年;王啟年經詢問、暗中請示后,次日將文卷送至。
王啟年所在的文書處,可看作是鑒查院內的檔案部門分支;而文書王啟年,則類似于該子分類下的檔案管理員。這一段涉及了許多檔案相關內容,如檔案編號、密級、檔案查閱申請、實體檔案的線下取閱等。
如果應用了檔案管理系統…
(1)“丁字五三四號”,類似于現在的案卷編號;會博通系統支持多種自動編號/取號方式,可按需為文件、檔案自動編號/取號,檔號具有唯一性。
(2)范閑可通過系統發起針對該檔案的借閱申請,并在申請中注明申請事由,經檔案管理員王啟年審核,再由主管慶帝審批通過后,預約線下領取實體檔案,省去跑上跑下的繁瑣。
(3)鑒查院文卷繁多,通過編號,可在系統中快速搜索到檔案信息,如屬性、存放位置等;如果不清楚具體編號,還可通過關鍵詞檢索、二次檢索等多種方式快速搜索。
聯想:關于軍事博物館“神廟”
《慶余年2》中,神秘的神廟進一步展露。作為劇中的核心設定,神廟的實體是一個軍事博物館,收藏著人類巔峰時代的軍事武器和科學技術,由超級人工智能體管控。
為了避免再次核毀滅,神廟全力阻止人類進入熱武器時代,由此催生了葉輕眉、五竹及后面的一系列故事。
這樣看來,神廟不就相當于一個包羅萬象、集中了人類終極智慧的知識管理系統嗎?
結合原著,神廟中既保存了各種軍事武器、設備、書籍、冷凍基因及人體等“實體檔案”,亦集中了人文藝術、科學技術等知識信息資源。由人工智能根據形勢需求,做出智能化判斷,對外進行輸送與應用。
在這一季中,神廟執行了諸多管控行為,如派出使者追殺五竹,暗中影響局勢。然而,一昧壓制文明與科技的發展,真的能避免核爆炸的結果嗎?看來,擁有人類頂尖智慧資源的人工智能,也無法給出篤定的答案。智能化技術,仍需與人類智慧結合、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適配應用。
不得不說,《慶余年》中關于檔案及檔案工作的描述,是非常細致、考究且專業的。各位還有發現哪些與檔案相關的元素嗎?歡迎通過會博通官網/會博通公眾號,與我們分享、探討或咨詢。
推薦閱讀: